中秋節即將來臨,縣環保局昨天結合醫學、學術及幼教業界共同呼籲「中秋不烤肉」,以確保空氣品質及身體健康。

昨天與會的專家、學者列舉不烤肉的十大理由包括:汙染空氣、製造髒亂、妨害健康、過度肥胖、慢性疾病、致癌風險、消耗林木、干擾鄰居、全球暖化、引起火災等。

縣環保局長戴文堅說,據統計全縣共有11萬6千多戶,若以三成家庭3萬5千戶有烤肉計算,一家4口以1公斤木炭烤肉2小時,將產生116公噸的二氣化碳,傳統炭火所產生的碳煙,比等量的香菸煙霧高出12倍,危害人體健康程度可見一斑。

戴文堅昨天與署立花蓮醫院院長鐘威昇(胸腔科)、署立桃園醫院醫師何豐名(心臟科)、國立宜蘭學大學教授江漢金及台灣科技大學教授章裕民(環工)、縣女教師成長協會理事長游淑貞(幼教)等人共同召開記者會,籲請民眾不要烤肉,除確保自己與家人健康外,同時為環境永續盡一分心力。

戴文堅說,依環保署調查資料顯示,過去中秋節當天下午6時起,全台不少縣市空氣懸浮微粒、二氧化碳、氮氧化物、一氧化碳等濃度均逐漸升高,深夜11時許達到最高點,多數地區空氣達「不良」級。

以去年花蓮縣的中秋節空氣品質為例,去年9月23、24日中秋節前夕空氣品質PSI值是18,25日中秋節當天升到PSI值29,30日PSI值達到最高峰30,顯見烤肉對空氣品質及環境汙染的嚴重性。

鐘威昇、何豐名表示,文獻顯示,燒烤會產生粒狀及氣狀汙染物、芳香烴(致癌物質)等,而市售烤肉架不少為鍍鋅、鍍鉻,燒烤中高溫及酸料(例如醋)環境下會釋出重金屬鋅及鉻,對人體健康的危害,形同慢性自殺。

烤肉時所散發的有害氣體會刺激眼睛,對呼吸道、心血管等都有不良影響,同時會產生高熱量、誘發癌症、酒後血壓升高,引發心臟病等後遺症;中秋節過後,各醫院胃腸科、心臟科、燒燙傷等科門診量,平均增加5%~10%,值得三思!

游淑貞強調,中秋節不是以吃為主的烤肉節,月圓人團圓,民眾可規劃親情、友情的活動以豐富節慶,例如闔家出遊、泡茶聚會聊天、吃月餅及文旦觀星賞月、參加中秋晚會等,也一樣可以歡度溫馨的中秋夜。
(本則新聞由聯合新聞網提供)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peceg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